刘燕奇
4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次明确,新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集成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其中,集成基础设施是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应用,支持传统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建设以智能社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智能城市,需要大力推进集成基础设施的建设。
社区是反映基层精细管理能力、满足人民更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智能社区是指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方法,整合社区现有的各种服务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政府事务、商业、娱乐、教育、医疗保健、生活互助等便捷服务的模式。目前,我省应抓住加快新基础设施的机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社区智能化建设——
一是坚守“生态化”建设目标。以成片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打造智慧城市、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加快低污染、低能耗、可持续产业园区集聚发展,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新基建”背景下探索智慧社区建设,需要不断迭代“互联网思维”、不断引入高新科技落地应用。应通过优化布局,持续探索将智慧人居所具备的场景优势、整合优势等与“新基建”发展结合起来,比如推广无纸化办公和各类共享设施,多途径降低各类资源消耗;应加快数据治理步伐,构建从“城市大脑”到“社区细胞”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提高信息流转速率和综合服务企业的精准度;积极出台切实举措,鼓励新建社区配套装配式建筑和节能建筑,推广使用光伏玻璃、采取集中供能等,让社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创造性、实干性、示范性作用。
二是规划建设未来社区数据中心。在数字化发展趋势下,5G随着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已成为行业的新出路。智能社区的建设可以整合共享区内衣、食品、住房和交通的大数据,消除数据孤岛,优化基础设施资源配置的整合,有效提高相关部门的快速决策能力和个性化服务能力。因此,建立跨部门、跨层次、跨系统、跨业务的综合共享数据平台,通过互联网 大数据加强社区数据收集、挖掘和利用,实现统一标准、方便、实时、准确的数据共享,使数字社区成为数字时代的基本支持。在新冠肺炎疫情正常防控的背景下,面对业主需求升级、物业市场分化等现状,智能社区依托新基础设施的核心应在于物联网建设,通过5G技术可以更好地跟踪和解决行业问题,实现万物互联的数据采集。例如,建立智能停车平台,在居民众多、停车位短缺的社区周围增加立体停车场,引入智能停车系统。
第三,建立一个智能服务中心。学习当地先进经验,根据当地情况建立最佳流程、最便捷服务、最佳体验的社区智能服务平台:配置智能政府自助一体机、自助验收文件交换柜等;人工智能和5G以广泛的商业应用技术为契机,建立智能娱乐中心,提高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和用户粘性;加强智能党建和灵活党建网格党组织建设;社区中心可以依靠政府服务网络开放在线服务大厅,建立高标准的政府服务网站,实现实体大厅和在线大厅的双轨服务,有效使人少跑,信息多跑,将人来回跑改为部门协调。
第四,建立一个数字精益管理平台。基于社区人口的基本信息和线路信息数据,实现社区管理、社区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服务的智能共享和无缝闭环连接。通过智能终端设备和社区相关配套设施,建立健康生活、社区安全、通勤物流、智能零售、娱乐教育等社区服务应用场景,整合用户行为数据,挖掘场景背后的用户需求,更有效地整合基本信息资源,更好地实现更好的生活;授权后,利用信息技术动态分析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居民生活轨迹、消费方向,科学布局建设集购物、休闲、餐饮、健身、24小时药房为一体的智能服务中心;建立智能学习系统,建立和实施居民学习机制。在抗疫期间,特别是通过健康代码和无感体温监测系统实现社区健康大数据共享,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科学协调,提高城市的智能适应性。
(作者是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