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杀入智慧社区:物业公司的朋友or对手

编者按:本文来自经济观察报,作者:陈博,36氪经授权转载

在布局社区场景的第三年,腾讯升级了智能社区平台腾讯海纳。在进入工业互联网生态的背景下,该业务正从应用场景和应用层产品两个方向构建一个越来越大的朋友圈。

腾讯海纳智慧社区总经理张贤在2019年腾讯云智慧社区生态会议上总结了四点,正好解释了为什么腾讯三年前进入社区场景。

社区物业的信息化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社区覆盖城市近8亿人口,市场非常大;智能社区是典型的C2B腾讯在产品C端的普及可以发挥作用TOC优势;中国有11万家物业公司TO B社区服务角色需要一个第三方平台来建立连接。

三年后,全国智能标准委员会主任马红证实了房地产市场增长的判断。她说,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突然发现智能社区非常大,非常扎根,可以触及C端应用场景。大量资金介入智慧社区建设,这是一片蓝海。

因此,在过去的两年里,智能社区领域迅速聚集起来** 腾讯是不同类型的进入者之一。它面临着许多物业公司,他们依赖开发商,并有足够的能力建立一个智能社区平台。如果从应用场景的扩展模式来看,这些物业公司的另一个重要身份也可能是腾讯海纳正在寻找的合作伙伴。

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张贤都表示,腾讯将自己定义为一种工具,只是希望提供基本的技术和平台。每个人(合作伙伴)都把东西放在这里,这不仅对房地产公司,而且对政府的社区治理非常有意义。

寻找机会

三年前,腾讯和智慧社区的故事。

如今已是腾讯海纳智慧社区总经理的章显,彼时开始负责腾讯“互联网 城市”相关业务。在工作中深入接触社区场景后,他萌生了做智慧社区的想法。

战争还没有开始,腾讯面前有不止一个竞争对手。除了社区垂直场景领域层出不穷的初创企业外,一些房地产企业也开始关注社区服务应用。

张贤相信腾讯在这一领域仍然有很大的开端。支持他想法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龙头房地产公司正在生产自己的社区产品。如果没有强大的连接,很容易演变成一个孤岛;另一方面,中国有大量的社区,需要一个全面的社区服务应用程序。这是一个万亿份额的市场。张贤做出了判断。

腾讯内部悄然诞生了一个关于智能社区的小版本,旨在在社区场景中寻找智能业务的机会。

滨江物业是腾讯智慧社区业务的第一个客户,一直在思考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对社区改造的滨江物业,在接受完腾讯团队调研后,当场决定“拿出一个千人小区,物业听你们调遣,全力配合你们做用户测试,我们一起看看效果”。

20182017年底,腾讯海纳正式发布了一系列产品。经过几次尝试,腾讯被提升为智慧社区的抢跑者。

在过去的两年里,让腾讯得出结论,仅凭自身实力很难完全覆盖物业领域。社区仍然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和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

同时,智能社区也面临着一个现实:自2015年以来,大量细分领域的初创公司应运而生。这些初创公司的共同点是,由于自身实力相对较弱,他们可能会遇到创业失败。

腾讯海纳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基于微信系统构建智能社区开放平台,在实际操作层面提供底层技术和平台入口。定位主要集中在助手和工具箱两个功能上。无论是具体的应用场景还是应用层产品,我们都选择以合作模式切入。

腾讯的朋友圈

20182000年9月底,腾讯宣布将在未来20年拥抱工业互联网,第三次架构调整将立即开始,腾讯海纳将被纳入新成立的云和智能产业业务集团体系。

与物业公司或房地产公司合作是腾讯在智能社区领域的一个方向。张说,目标客户在开始时更多地定位于中小型物业,小型物业公司对信息化的需求更强。

腾讯海纳还将与顶级物业公司合作,如碧桂园借助腾讯云,AI、构建基于视频监控的智能安全监控云平台系统,具有大数据、安全系统和开放能力。

诸如万科物业这类自身已经具备足够能力搭建智慧社区平台的大型物业公司,章显表示,双方之间也还是有一些机会可以合作的。

与传统物业公司不同,腾讯海纳的角色相当于为物业公司或房地产公司提供微信端入口,以小程序或官方账号的形式呈现,并提供工具箱。

但归根结底,这些小程序或微信官方账号都属于物业公司本身,最终衍生出来的所有大数据,无论是归属还是运营决策,都掌握在物业公司手中。

如果腾讯海纳进一步定的应用产品中,腾讯海纳建立了更广泛的朋友圈。张告诉《经济观察家》:只要它比我们好,我们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愿意与外部合作。

建立一个开放的朋友圈的意义在于,智能社区生态太大,每个专业公司都很难包装整个平台。只有在深化场景和合作能力后,才能进一步深化应用层产品,通过底层技术的结合实现应用与应用的跨越。

例如,在过去,门禁和快递之间没有联系,业主回家后发现有快递忘记拿。现在,基础技术可以完美地解决门禁和快递之间的交流。

腾讯海纳有机会进入工业互联网生态,让腾讯海纳在外部寻找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在内部基于云计算的现有资源AI能力。到目前为止,腾讯海纳已经在全国开发了26家运营合作伙伴。

入局者之争

腾讯选择参与智能社区并非偶然。

房地产调控后,一系列增加预售许可证对房屋交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开发商找到新的出路——智能社区。

腾讯是智能社区领域的进入者之一。物业公司和其他合作伙伴可能站在腾讯在实际业务中的对立面,特别是万科物业和彩色生活等支持开发商的大公司。他们有能力建立一个平台。与腾讯相比,他们更容易通过物业管理模式进入智能社区领域。

孙佳告诉《经济观察报》,万科科技的目标是与同行一起为整个行业建立一个开放的数据平台是每个开发商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公司,而是可以共同使用开放平台。

这意味着腾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些房地产公司。张贤在回应《经济观察报》时提到,龙头房地产公司实际上希望通过信息平台输出自己的管理能力,但中小房地产公司仍有些担忧。如果万科今天说要成为一个数据中心平台,其他房地产公司肯定会非常担心。

在这个看不见的战场上,腾讯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不是房地产企业也不是房地产企业。我们帮助房地产企业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我们愿意加深与房地产企业的合作。因为腾讯不做房地产,房地产公司也不必担心风险。

开元物业总经理谢建军表示,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有这方面的担忧,大多数物业企业与同行有相应的隔离,这是很常见的。

事实上,物业企业与腾讯的合作相当于一个平台与另一个平台的合作。两者的优势不同——物业企业的优势是推动能力,即现场服务能力;腾讯更擅长整合技术和平台资源。

以腾讯与开元地产的合作为例,开元地产重视腾讯区的创新能力,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利用腾讯的大数据,通过客户肖像等分析能力创建用户肖像和用户标签。

谢建军表示,这有助于提高物业公司的精细服务能力,一是节约成本,提高整个公园的管理标准化;二是挖掘物业管理服务的更深层次需求,孵化一些新的服务内容,在腾讯的配合和支持下共同开发服务产品。

利润持久战

物业公司愿意接管互联网抛出的橄榄枝,这是由高劳动力成本和创新利润点驱动的。在做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成本,尝到了数字技术管理带来的好处,这是减少支出。谢建军表示,关注开源水平,新的家庭服务可以在销售平台上分享和提高。

从盈利期的角度来看,物业公司在互联网上的尝试确实是一场持久战。

开元地产与腾讯合作的第一阶段为5年,对所有客户和员工进行分类。根据分类,开元地产找到了更精细的服务点,并点对点地获得了服务价值。

合作初期,开元地产面临亏损风险。一方面,双方仍处于数据收集和整理阶段,当数据达到一定数量时,会产生效益;例如,我们正在数字化员工数量、年龄、教育等细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价值和效率都在后面。谢建军提到。

另一方面,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率基本为10%,更高的利润率约为20%。开元地产年利润率约为20%-30成本将投入研发成本,因此利润率将下降。

谢建军表示,未来的利润点首先体现在降低劳动力成本上,劳动力成本占收入的60%-70在%之间,技术投资不到10%。随着智能社区覆盖率的增加,未来人力投入将减少,预计将控制在30%以下;技术投资的比例可能超过50%。

以开元物业推出的一套出纳管理软件为例。最初,300名财务人员管理了300个社区。该软件实现在线支付后,现在只有100名财务人员可以管理相同数量的社区。

另一个利润点是在增值服务中产生的。开元地产的两家养老机构今年的产值约为3000万元。针对各种需求,每种需求都会产生一定的消费点。谢建军说,这些消费点看起来很小,很难建立客户的认同感,但他们可以在积累更多后盈利。物业管理只能作为一个平台,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利润点。真正的利润必须渗透到家庭中,即个人消费。

扫码免费用

源码支持二开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