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内没有配套幼儿园;前期业主已入住,但幼儿园尚未建成;幼儿园虽然有,但人满为患报不上名……近期将全面治理和解决这些问题。
节后上班第一天,江苏省政府公布了江苏省城市社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计划,要求各地列出问题清单,认真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这些问题都有解决办法。
未规划的补建改就近新建
记者注意到,在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江苏省城市社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计划中,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对已建成的城市社区没有规划配套幼儿园的,县(市、区)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建设标准,通过补建、改造或者附近的新建、更换、购买等方式解决。正在建设的社区应当按照建设标准规划但未规划幼儿园的,应当建立责任反向调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原因,责令限期整改,落实幼儿园建设标准。分期建设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由政府协调开发建设单位将配套幼儿园纳入第一阶段项目建设,满足使用条件。
规划不足的要调整规划、扩增配建
规划幼儿园但不能满足社区实际需要的,由政府依法调整规划,扩大幼儿园规模;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确保规模合适、功能齐全、符合要求的幼儿园。
建园必须与第一阶段项目同步验收
幼儿园建设规划完整但未按要求开工建设或者未纳入第一阶段建设的,由政府协商确定建设期限,按标准完成配套建设;减少幼儿园建设的,应当通过改造、扩建、补建等方式解决;违反土地使用要求和规划,在幼儿园建设用地上建设其他项目的,依照法律、法规处理。社区幼儿园建设应当与第一阶段建设项目同时验收。整改到位前,开发项目不得竣工验收。
已挪作他用的必须予以收回
已建成的社区配套幼儿园应当按照规定及时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未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应当限期完成移交,并采取有效措施收回被挪作他用的幼儿园。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社区配套幼儿园转移的监督和实施,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办理转移幼儿园的土地、公园转移和资产登记手续。
营利性幼儿园不得设立
社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后,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设立公立幼儿园或者委托包容性私立幼儿园,不得设立营利性幼儿园。
办理公园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机构编制、教师配备等工作,依法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委托非营利性和包容性私人公园的,也应当进行审计。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包容性私人公园的补贴标准,加强对包容性效果和质量的动态监督。
列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
各地将公开治理计划和整改措施
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各地对城市社区配套幼儿园进行全面调查,列出清单,建立分类账。按照一案一议、一园一案的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逐一整改。原则上,已完成并需要办理移交手续的,原则上应在2019年6月底前完成;需要回收、更换、购买的,原则上应在2019年9月底前完成;需要重建、重建、新建的,原则上应在2019年12月底前完成相关建设计划,并在2020年12月底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
省政府办公厅还要求各地加强社会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治理计划、整改措施和治理结果。建立并公布监督报告电话和邮箱,对玩忽职守和违法行为 ** 案件将依法追究责任。
来源:扬子晚报
扫码咨询与免费使用
扫码免费用
申请免费使用
在线咨询